登录
“乖剌”在汉语中有两种意思,一是指性情或言行乖戾不顺,二是指突然或奇特的变化。
例如,有一个成语“乖剌不经”,这四个字出自《宋史·卷四百六十五·道学传一·张耒传》,描述的是一个叫做张耒的学者被召试,可是在对策时却不按常理出牌,皇帝认为他乖剌不循,于是他就名落孙山了。在这里,“乖剌不经”形容张耒的行事风格乖张离奇,不合常规。
再比如,在《水浒传》第六十回中,也出现了“乖剌”这个词,是用来形容白胜的。白胜这个人,看似安分守己,实际上却是梁山好汉的卧底,他趁着押送他的公差歇息的时候,突然发生“乖剌”的变化,从公差身上偷走了枷锁,然后逃跑了。这里的“乖剌”形容白胜的行为突然、出人意料。
总的来说,“乖剌”这个词在汉语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、行为或者事情的突然变化,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