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词语侗剧是什么意思,怎么读

读音是:dòng,jù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侗剧,原名侗戏,是侗族戏。它渊源于汉族的变脸等特技,而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和音乐,并善于结合本民族音乐、歌舞形式,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戏剧。侗剧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侗戏源于何时,有不同的说法。据《三穗县志》载,侗戏源于清嘉庆九年(1804),贵州省天柱县箫戏班到三穗县柳寨一带演出。另一种说法是侗戏源于清道光十三年(1833),黎平县彦洞侗族吴文荣根据汉族地区变脸等特技,并吸收当地“嘎百福”(唱歌)形式,用杨贯、吴文炳、吴文香3人组织第一个侗戏班,于道光十五年(1835)始在本寨演出。该剧种的产生与宗教信仰紧密结合,侗族宗教信仰的主要表现形式为“萨岁”,凡遇年庆或重要活动时,都要到萨岁神堂,以歌奠神请神保佑。宗教活动往往演戏酬神,久而久之,逐渐演变成一种戏剧形式。侗戏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:一是无剧本阶段,演出时只凭艺人口说或操练,情节或词句随意增减,不统一;二是“方块子”阶段,艺人根据演出需要将情节分段编号并用“方块子”写好;三是剧本阶段,1955年经田茂忠、黄树贤等人整理改编,由中国戏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《侗戏剧本选》。侗剧唱腔的特点是节奏鲜明、旋律优美、声词并重、悦耳动听。演出时有固定的“九腔十八调”,此外还有多种小调可随编随唱。伴奏乐器有牛腿琴、大鼓、二胡、月琴等。表演形式有“四手”、“四步”、“走马”、“踩高跷”等。传统剧目有《秦娘美》、《珠郎娘美》、《秋瑾》等。

© 2012-2024 汉语词典 cidian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