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公姥”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,指的是丈夫的母亲,也就是丈母娘。在古代汉语中,“公”是尊称,通常用于指代男性长辈,如“公父”、“公叔”等。而“姥”则是指老太太,也就是老年妇女。因此,“公姥”一词合在一起,就是指丈夫的母亲,也就是丈母娘。
例如,在《孔雀东南飞》中有一句:“阿母大拊掌,口噤不能言,还令再拜,长跪问故起。阿母曰:‘汝是大家子,仕宦于台阁,慎勿为妇死,贵贱情何薄。东家有贤女,自名秦罗敷,可怜体无比,阿母为汝求。’鸡鸣外欲曙,新妇起严妆。著我绣袄裤,事事四五通。见客亦宜缓通通,协调家至尊。阿母谓新妇:‘毋悲吾命薄,君家好丑异。东家有贤女,自名秦罗敷,可怜体无比,阿母为汝求。’”其中,“公姥”一词就是指刘兰芝的婆婆,也就是焦仲卿的母亲。
总的来说,“公姥”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词汇,指代丈夫的母亲,即丈母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