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弑逆”是一个源自古代中国的词语,原意为“杀害君主”,通常用于描述以下犯上、暴力夺权的行为。在古代,弑逆通常发生在王室内部,因为君主被认为是天命所归,臣民不得随意杀害或篡位。因此,一旦出现弑逆行为,便被视为极大的罪恶,并会引起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愤怒。
例如,春秋战国时期,齐国国君齐桓公重病不起。他最宠爱的儿子无知认为自己应该继承王位,于是联络一些心怀不满的大臣,密谋杀害齐桓公的另外两个儿子——公子昭和公子孟子。无知派兵将齐桓公围困在寝宫,强迫他让位。齐桓公拒不让位,于是无知下令将齐桓公囚禁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