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弦栝”在古代指的是弓上的弦,因为它的形状像箭靶的靶心,所以也叫“箭栝”。后来,“弦栝”被引申为规范、准则之意,如“定法律、调弦索,皆以弓之弦栝为准”。
在《诗经·齐风·小星》中,就有“肃肃宵征,夙夜在公。实命不同,实殷实多徯。宿彼北林,檿其橑,荫彼女桑。维北有斗,不可以挹酒浆。维南有箕,不可以簸扬。琭琭琭子,不可以教夭”的描述,这里的“琭琭子”指的是有贵人相助的孩子,而“弦栝”则象征着命运和人生道路的准则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弦栝”一词仍然保留着规范、准则之意,如“法律、道德等都是人们行为的弦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