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词语待诏是什么意思,怎么读

读音是:dài,zhào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待诏”在古代中国,是一种官职名,主要指中央或地方官府设置的负责接待传递文件的人。

例句:

1. 汉朝时期,公车待诏制度形成。每年春天,公卿将推荐贤能的士人上奏朝廷,于是中央或地方官府设置的负责接待传递文件的人便开始忙碌起来。他们将推荐的名单写在木板上,然后挂在公共传达室的门口,并记录每个士人的姓名、籍贯、年龄、德才表现以及受到推荐的原因。 2. 唐朝时期,皇帝设置翰林学士,负责起草诏书。这些翰林学士常常被召入禁中,或随时被皇帝征召,赐对殿廷,参与机密决策,地位非常特殊。 3. 清朝时期,军机处设立,成为中央最高辅弼机构,机要事务皆由其承担。其中成员多由亲臣、满汉大学士、尚书、侍郎等大臣组成。他们称为军机大臣或机务大臣,常常被视为一人之下、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,尽管官阶并不高。

通过这些历史背景的介绍,可以看出“待诏”在古代中国,不仅是一种官职名,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。

© 2012-2024 汉语词典 cidian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