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日晡”是一个中国古汉语词汇,形容的是午后申时,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三至五点。
在古代,人们常常以动物的行为来描述一天的时间。例如,“鸡栖于埘”指的是鸡在太阳落山后回到鸡舍,“犬吠于蹊”指的是狗在路上行走时吠叫,而“牛羊茁壮”则指的是牛羊在太阳落山后回到草原。而“日晡”就是指下午三点到五点这段时间,因为在这个时间,猪会吃饱了肚子,慵懒地在圈里打鼾。
例如,在《诗经·齐风·鸡鸣》中就有“日之夕矣,牛羊下来”,描述的就是一天的结束,太阳落山,牛羊归圈的情景。而在《庄子·让王》中也有“日中忘归”,表达的则是午后慵懒的状态。
总的来说,“日晡”这个词语充满了古代的生活气息和自然的韵味,也是我们理解古代生活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