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栋桴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建筑的词语,意思是“栋梁与桴木”。在古代建筑中,栋是房屋的正梁,即屋顶的正脊,而桴木则是辅助结构,用于支撑屋顶重量和连接栋梁。
例如,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中,就有“咸阳宫中渐无人,宫娥相聚傪一声。一傪声未了,又抱簧去梁间振。大抵知音者,不嫌移柱头。试问缘何事,乃知伤别情”的描述。这里,“移柱头”指的是将桴木移动,以调整房屋的平衡和稳定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栋桴”一词多用于描述建筑的构造和设计,以及古代文化的细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