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词语栟榈是什么意思,怎么读

读音是:bīng,lǘ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栟榈”是一种常绿乔木,也被称为“栟榈木”或“文格木”,是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植物之一。它的叶子呈长椭圆形,厚实而茂密,树冠呈圆锥形或圆柱形,树干粗壮挺拔,是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植物。

在传统文化中,“栟榈”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。一方面,它代表着坚韧不拔的精神,因为这种植物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茁壮,象征着人们应该具备的顽强毅力。另一方面,它也象征着长寿和健康,因为古人认为“栟榈”能够滋养人的身体,使人延年益寿。

在文学作品中,“栟榈”也经常出现。比如,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中就有“江州司马青衫湿,琵琶行罢又南谪。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。我从去年辞帝京,谪居卧病浔阳城。举头闻鹊喜,我觉是闻琴声。今夜闻君琵琶语,如听仙乐耳暂明。莫辞更坐弹一曲,为君翻作《琵琶行》。”的诗句,描述了作者在谪居期间与友人听“栟榈木”弹琴的美好场景。

总的来说,“栟榈”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,在文化、文学和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。它的坚韧、长寿和健康等象征意义,使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© 2012-2024 汉语词典 cidian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