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瓠芭”在汉语中指的是两种东西:一是葫芦,二是琵琶。
“瓠芭”在《史记》中作为动词出现,意为“分开,劈开”。
“难矣哉!犹兀兀以瓠芭之大,欲塞众流之涡者,又甚河海之深。”此句取自《史记》,描绘的是孔子对于治学的态度。其中,“大瓠”指的是大葫芦,“芭”即是“芭”,分开,劈开。
另一方面,“瓠芭”作为乐器名称,与“琵琶”有关。古代的“琵琶”并不是现代意义的拨弦乐器,而是由两个半片葫芦和弦组成。在《汉书》中,“琵琶”被称为“批把”,这可能是因为其构造类似于切开的葫芦。后来,“琵琶”逐渐演变成指现代意义的拨弦乐器,而“批把”则演变成了“枇杷”。
在唐代,“琵琶”和“瓠芭”开始结合在一起,形成了一个新的词:“琵琶瓠芭”,指弹拨琵琶,搬弄葫芦。此时,“琵琶瓠芭”被视为雅俗共赏的娱乐方式,不仅文人墨客欣赏,普通民众也乐于参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