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词语瘅暑是什么意思,怎么读

读音是:dàn,shǔ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瘅暑”是中医中对于体内热病的一种说法,指的是身体受热所产生的各种症状,如口渴、心烦、发热、失眠、昏迷等。在《黄帝内经》中,“瘅暑”被列为五疫之一,其病源在于人体内部受热过度,导致气血不畅,脏腑功能失调。

例句:他因为连续熬夜工作,导致瘅暑之病,出现了口渴、心烦等症状,经过中医调理,终于恢复了健康。

“瘅暑”在古代诗词中也有出现,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中就有“骊宫高处入青云,仙乐风飘处处闻。翠华摇摇行复止,西出都门百余里。六军不发无奈何,宛转蛾眉马前死。花钿委地无人收,翠翅金雀玉搔头。君王掩面救不得,回看血泪相和流。黄埃散漫风萧索,云栈萦纡登剑阁。峨嵋山下少人行,旌旗无光日色薄。蜀江水碧蜀山青,圣主朝朝暮暮情。行宫见月伤心色,夜雨闻铃断肠声。天旋地转回龙驭,至此踌躇不能去。马嵬坡下泥土中,不见玉颜空死处。君臣相顾尽沾衣,东望都门信马归。归来池苑皆依旧,太液芙蓉未央柳。芙蓉如面柳如眉,对此如何不泪垂。春风桃李花开日,秋雨梧桐叶落时。西宫南内多秋草,落叶满阶红不扫。”这首诗中就提到了“瘅暑”之病。

© 2012-2024 汉语词典 cidian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