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筱簜”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,由“小”和“大”两个语素组成。其中,“小”表示细小的竹子,“大”表示竹子高大的形象,因此,“筱簜”的意思是细长的竹子。
在古代诗词中,常常可以看到“筱簜”的身影。例如,唐代诗人白居易在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写道: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”其中,“离离”就是形容“筱簜”之多,令人倍感哀愁。
除此之外,“筱簜”也可以比喻品德高尚、气度不凡的人。例如,唐代诗人杜甫在《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》中写道:“高标跨苍穹,寻源逐流长。扬袂誓清波,不含垢瑕疵。蜀人赠刺史,冠带何矜夸。锦水饶佳丽,春山尚烟华。重门敞高宴,深院集娇娃。燕席恩同情,龙舟淫吹悲。主家多好客,开径喜群才华。少的振绣服,即便恣游斜。高谈满屋内,倾壶绝纤埃。”其中,“寻源逐流长”指的是“筱簜”,象征着王二十四侍御契的品德高尚、气度不凡。
总之,“筱簜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语,既可用于描述自然景观,也可用于比喻人的品德和气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