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簪笏,读音是zān hù,汉语词语,意思是指古代朝会时官员所用的簪子与手板,出自《梁书·儒林传序》。簪笏意思是古代朝会时官员所用的簪子与手板,借指高官。 例句:一个身穿黑色长袍,头戴簪笏的老人走了进来。 300字概括:簪笏是指古代朝会时官员所用的簪子与手板,是一种官职的象征。在古代社会中,簪笏是官员身份的象征,只有拥有一定官职的人才能使用。因此,簪笏也成为了高官的代名词。在《梁书·儒林传序》中,作者用“簪笏之家”来形容一个家族出身显赫的人,表明这个人出身于高官家庭,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。在现代汉语中,簪笏仍然被用来形容高官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