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缝纴”在汉语中指的是纺织业中的一种工艺,通常指在纺织品上用针线将图案或文字缝制出来的过程。
例句:这件衣服的缝纴工作非常精细,可以看出工匠的用心。
在古代,缝纴也被用于指代女红,即女性手工制作纺织品的行为。在《诗经·召南·采采》中就有“采采卷耳,不盈顷筐。嗟我怀人,寘彼周行”的描述,表达了女子采集卷耳,缝制衣服的生活情景。在唐代,缝纴也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纤手,如白居易的《感镜》中就有“杨家有女初长成,新帖金丝绣罗裙,弄影西风碧潭上,合昏香晕绿盘心”的诗句,赞美了女子纤细的手指和精美的缝制技艺。
在现代社会,虽然机器纺织已经普及,但缝纴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