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词语耆年是什么意思,怎么读

读音是:qí,nián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耆年”一词原指德高望重的老人,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敬老慈幼,无忘困告命。”后来,“耆年”一词专指六十岁以上的老人。

在古代,六十岁是古代中国人的一个重要年龄段,因为古代的医疗水平很低,能活到六十岁的人已经算是高寿。所以,六十岁的人就被称为“耆老”,也就是“耆年”。

在古代,中国政府对老人十分重视,不仅在政策上保障老人的生活,还设立了专门的管理老人的机构——老人司。老人司的职责是专门为老人提供服务的,比如为老人提供饮食、医疗等。

此外,在古代中国,人们也非常尊重老人,经常向老人请教,因为老人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智慧。比如,孔子曾经说过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。”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,我们应该向所有人学习。

© 2012-2024 汉语词典 cidian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