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舌挢”是一个汉语词汇,意为惊讶或赞叹。它源自成语“挢舌不下”,表示惊讶到无法合拢嘴巴。这个词语最初源于《列子·汤问》:“娥还,复为曼舞,跳奔沸地。诸妙丽,犹弗能比。帝感其诚,命童子变台。像娥形,乃以台名焉。” 文章描述了美丽的女神飞天跳舞时,她的美妙舞姿让观看的人感到非常惊讶,以致于他们无法合上嘴巴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舌挢”常常用于形容令人震惊或难以置信的场景。例如,“当我看到了那个惊人的场面,我的舌头简直挢而不下。” 这个句子能够生动地表达出对于所见到景象的惊讶和难以置信。
然而,“舌挢”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含有贬义,暗示对某些事情的不理解和不接受。在这种情况下,它的使用可能被限制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