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词语藩镇是什么意思,怎么读

读音是:fān,zhèn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藩镇”一词源自中国古代,最初指代藩镇割据的地方政权,后逐渐演变为一类特定的军事组织。

在唐代,藩镇割据的现象尤为显著。一些强大的军阀掌握着当地的政治、经济和军事大权,成为事实上的统治者。他们往往自行任命官员,铸造货币,甚至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。这些军阀被称为“藩镇”。

例如,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分别担任范阳和振远节度使,手握重兵,在唐玄宗末年的动乱中发动了叛乱,形成了著名的“安史之乱”,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地位。战后,唐朝部分地区被割据为多个小国,这些小国各自为政,藩镇割据的现象愈发严重。

到了宋代,藩镇的含义发生了变化。由于宋朝采取了强干弱枝的政策,将精锐部队集中在京师和西北地区,在一些地方设立了较为松散的藩镇,以控制地方行政。例如,四川设立了益州、梓州等藩镇,主要负责地方的财政、税收和治安事务。

总的来说,“藩镇”一词既代表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政治现象,也指代了一种特定的军事组织形式。它的存在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政治、军事和经济发展的复杂变化。

© 2012-2024 汉语词典 cidian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