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衙内”是指唐代时,禁军将领的亲兵,到了宋代,则指地方长官的亲兵或仆役,也指他们的儿子。在《水浒传》中,林冲便是误入白虎堂的“衙内”。《水浒传》写林冲误入白虎堂,在静场中那口剑无半下落,正好碰到高衙内。而高衙内是东京高太尉高俅的螟蛉之子,倚仗其父的权势,在京城横行霸道。 “衙内”在《水浒传》中是一个有势力的恶霸,而到了《三侠五义》中,便成了无足轻重的恶霸了。 “衙内”这个人物在《三侠五义》中一共出现了三次。第一次是在三侠五义开头的时候,是两个恶少成帮结伙的调戏良家妇女。两个衙内到了颜生面前供认不讳。这“两个衙内”原来是双胞胎兄弟。哥哥叫黄泰恒山,绰号恒山虎;弟弟叫黄泰龙山,绰号太岁。 第二次是在玉皇楼一战中,两个恶少“又听门外大嚷道:好汉不要吃酒,小心吃人暗算!”玉皇大帝的四大弟子沙门岛的武松、杨志、施恩、曹正闻听此言,便留神观看,只见一个人头戴万字巾,身穿皂团科绸衫,足登青缎子快靴,来到楼门首探头张望,左右观视;又见一个人身穿青绉绸大袖衫,腰束丝绦,足登薄底缎靴,面长耳大,相貌凶恶。 第三次是在蜈蚣岭一战中,李天保的两个兄弟李天保、李天瑞率领两个儿子李吉、李祥和两个徒弟李道明、李道清与三侠五义众英雄交战。 “衙内”是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子弟,他们是凭借着先辈的政治地位而享福的人。他们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,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。他们仗势欺人,横行霸道,无恶不作。他们把封建社会的污泥浊水搅得浑浊不堪。在阶级对立的时期里,“衙内”成为人民群众咒骂的对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