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豨首”是一个文言词语,它的意思是“叩头”,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表示尊敬,或者表示对某人的命令或要求的服从。
例如,在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,当项羽看到秦王子婴的玉玺时,他“遂西,围王离。比至咸阳,秦未有降音。项羽召诸老僧与谋曰:‘关中之阻,形如虎踞,席卷天下,在此一举。’”这里的“豨首”就是指项羽命令士兵们向秦王子婴投降的场景。
又例如,在《战国策·秦策》中,当秦王想要得到楚国的和氏璧时,他“使人发书至赵王。赵王与平原君共议,欲予秦璧。平原君曰:‘楚者,吾世主也,今事之不遂者楚也,故不敢爱璧。’”这里的“豨首”就是指平原君向秦王屈服的行为。
总的来说,“豨首”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太常见了,但是它所代表的含义仍然非常重要,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表示尊重或服从的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