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赇吏”是汉语中的一个词汇,其本义是指受贿赂的官吏。具体来说,“赇”是指行贿赂,“吏”则是指官府中的小吏或官员。因此,“赇吏”就是指在官府中接受行贿并从中获取利益的小吏或官员。
这个词汇在古代中国的法律中是被明令禁止的。例如,《唐律》中规定:“受赇枉法,以受者之罪为罪;不枉法,以罪之重者为罪。”这说明,即使受贿赂的行为不是枉法行为,也是被严厉禁止的。此外,受贿赂的官吏还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,例如免职、降职、罚款等。
在现代社会中,“赇吏”仍然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,通常用于形容贪污腐败的官员。这些官员通过收受贿赂、滥用职权等方式来获取个人利益,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。因此,我们应该坚决反对腐败行为,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制约,建立一个清廉、公正的社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