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“鞑虏”一词源于中国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或西方异族的贬称,含有蔑视、歧视少数民族的意味。在近代以来的历史语境中,它常被用来指称满洲(清朝)政权,有时也用来泛指满洲(清朝)和西方列强。
例句:19世纪末,康有为在《请断以外国用兵待罪之臣以修军备而讲武事疏》中提到:“今之鞑虏,狡焉思启。”这句话表明康有为认为当时的清朝政府如鞑虏一般狡猾,意图挑起战事。
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语境中,“鞑虏”一词被广泛使用,尤其是在维新运动和革命运动中。虽然这个词带有歧视和贬低的意味,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,它反映了部分中国人对满洲(清朝)政权的强烈反感和对西方列强的警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