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词语马蟥是什么意思,怎么读

读音是:mǎ,huáng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马蟥,学名为医用五加科植物,五叶野加筋(Aralia elata Blume)及同属的数种植物的根或全株。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40-80厘米。根状茎粗短,须根发达,干时呈黄色,有特殊香气。叶为掌状复叶,具长柄,3-5片轮生;托叶膜质,披针形,长5-12毫米,顶渐尖,基部抱茎。花雌雄同株,具细长梗;花瓣带状;子房5室;花柱5个2裂。果实为核果,熟时呈鲜红色;种子3-4颗。花期6-7月,果期7-10月。 马蟥分布于中国各地,亦分布于日本、朝鲜、俄罗斯远东地区、北美洲、欧洲、北非、大洋洲和南美洲。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区、林边、路旁或灌丛中,喜温暖湿润的环境,常以卵在附近土壤中越冬。 马蟥含原儿茶酸(protocatechuic acid),对大鼠肾上腺透明质酸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,显示一定的抗炎作用;给小鼠灌胃马蟥煎剂3次,无毒性反应;能显著抑制胶原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TXA2生成,降低全血凝固时间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,显示抗血栓形成作用;有抗生育作用,对大鼠、兔、猫、犬等动物均有效。

© 2012-2024 汉语词典 cidian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