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词语髡屯是什么意思,怎么读

读音是:kūn,tún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“髡屯”是一个古代词语,意思是“砍掉树干”。这个词语源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中的一句话:“齐侯曰:‘既不能速,何不伐也?吾先伐,可?’管子对曰:‘士气巳竭,未可。’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齐桓公询问管仲是否应该立即进攻,管仲回答说,如果不能立即进攻,就应该先伐木,让士兵砍掉树干,以便更好地作战。

这个词语在古代汉语中,常常用来比喻摧毁、削弱、或者挫败敌人的力量。例如,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记载:“吾闻二世少子也,不当立,当立者乃公子扶苏。项梁令项籍杀宋义,陈馀为上将军,项羽为鲁公,引兵西,救巨鹿,及战,楚兵少食尽,项羽乃率兵破釜沉舟,一鼓作气,大败秦军。”这句话中,“破釜沉舟”就是指项羽“髡屯”秦军的力量,意思是说项羽下令将所有船只凿沉,让士兵砍掉所有船桨,以表示不胜利不归的决心。

在现代汉语中,“髡屯”常常用来比喻摧毁、削弱、或者挫败敌人的力量。例如,“他们认为自己的力量很强大,但是如果我们髡屯他们的话,他们就会变得不堪一击。”

© 2012-2024 汉语词典 cidian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