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髽鬏,读音为zhuā jiǒ,指的是中国古代妇女束在头顶上的发髻。
例如,在《孔雀东南飞》中就有“阿母大拊掌,不图子自归。十三织纨绮,十四即嫁娶。此妇无礼节,举动自专由。阿母为汝求,汝今何罪过。不见今日子,乃见故时髽。 用丝织的细麻布做衣裳,穿着打扮很漂亮。你正十七八岁,还不成亲配丈夫。你做事没分寸,自己独来独来独往。母亲为你求情,你有什么罪过?看不见今天这个样子,却只见过去你头上戴的髽髻。
又如《陌上桑》中“头上何所有?翠微芙蓉丝。背后何所见?珠翠压金缕。”描绘了一位美貌女子,在采桑路上行走,她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翠色丝带,头上插着芙蓉花,背后珠翠耀眼,十分华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