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鬼蜮”一词,最早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何人斯》。《说文解字》解释说:“鬼蜮,害人之兽,为雾与蜮相似。凡蜮,能含沙射人影也。”段玉裁注云:“《尔雅》云:‘雊雚雈,蜮也。’《字林》云:‘其子谓之蟘。’” 《诗经·小雅·何人斯》中说:“为鬼为蜮,则不可得。”意思是说,如果变成了鬼,变成了蜮,那便得不到。 “鬼蜮”在这里是比喻那些暗中行恶的小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