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
词语鼗鼓是什么意思,怎么读

读音是:táo,gǔ,以下为该词的详细解释、例句等:

鼗鼓,也写作“鼗鞦”,是一种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,形似一个小桶,用手指敲击或摩擦发出声音。它的名字源于古代的鼗鼓形状,即一个中心有孔的圆桶,周围用绳子围绕,用手拍击时发出“鞁鞁”的声音。

鼗鼓在古代主要用于宫廷乐舞,常与琴瑟、箫管等乐器合奏,或与舞队一起表演。在唐宋时期,鼗鼓更是成为了宫廷舞蹈的重要伴奏乐器。在明清时期,鼗鼓逐渐被琵琶、二胡等弦乐器所取代,逐渐退出了宫廷乐舞的舞台。

现在,鼗鼓已经很少被使用,但在一些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。例如,在云南、贵州等地的苗族、彝族等民族中,仍然有跳竹竿、铜鼓舞等民间舞蹈,其中就常常使用鼗鼓作为伴奏乐器。

© 2012-2024 汉语词典 cidian.zw6.cn
网站事务:17368610279【同微信】
苏ICP备2024090902号